诉讼时效如何开始计算工程造价?
其实诉讼时效如何开始计算工程造价?的问题并不复杂,但是又很多的朋友都不太了解,因此呢,今天小编就来为大家分享诉讼时效如何开始计算工程造价?的一些知识,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,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个问题的分析吧!
《民法典》 第一百八十八条第一款规定:“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时效期间为三年。法律另有规定的,依照其规定。”第: 条规定:“有下列情形之一的,诉讼时效中断的,诉讼时效期间自中断或者有关程序终结时起重新计算。 (一)权利人提出请求的(二)债务人同意履行债务的; (三)债权人提起诉讼或者申请仲裁的; (四)其他与提起诉讼或者申请仲裁具有同等效力的情形。《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事案件适用诉讼时效制度若干问题的规定》 第六条规定:“没有约定履行期限的合同,适用合同法第六十一条、第六十二条的规定(对应《民法典》按照第五百一十条、第五百一十一条的规定),如果履行期间能够确定的,从履行期间届满之日起计算;不能确定履行期间的,从债权人要求债务人宽限的期限届满之日起计算;但是,债权人首次主张权利时,债务人明确表示不履行债务的,诉讼时效期间,自债务人明确表示不履行债务之日起计算。 “根据上述法律规定,建筑工程价款诉讼应当计算。期限确定如下:
(一)承包人索取工程预付款和工程进度款的,诉讼时效起点自合同规定的付款时间起回推三年。
(2)承包商要求工程结算款项的,时效期限为自和解函规定的付款时间起3年。和解书中未注明付款时间的,诉讼时效为发包人与承包商签署并确认和解书之日起3年。
(3) 承包商申请签证或增加工程费用时,诉讼时效有两个出发点。一是承包商提交签证和索赔材料的时间,二是雇主对签证索赔材料的答复送达的时间。至于承包人的时间,则以较晚的时间作为诉讼时效的起点,向后推算3年。合同约定排除期限的,排除期限届满,当事人未主张权利的,该权利丧失。
【风险律师】徐海峰律师从事法律研究和法律实践20余年。出版法律著作20多部,代理过许多重大、疑难、复杂案件,特别是最高法院、省高院的民商事案件,引起了不少社会问题。反响。
【专业领域】合同、房地产、建设工程、金融借贷、担保、公司股权、证券等民商事领域。
【实践理念】成功则收费,不成功则不收取任何费用。
本文由发布,不代表环球签证网立场,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:https://www.global-visa.net/fzqz/9654.html
用户评论
这篇文章很有用!我最近也在遇到工程价款问题,不知道诉讼时效应该怎么计算。终于找到了解答!
有16位网友表示赞同!
工程价款的起算和诉讼时效,这两点都需要注意!我之前碰到过类似的情况,当时没有弄清楚就放弃了追讨,现在想想真是可惜啊!
有5位网友表示赞同!
我一直以为工程价款纠纷的诉讼时效是三年,没想到还有很多特殊情况需要考虑。这个文章写的确实详细,受益匪浅。
有9位网友表示赞同!
工程价款起算这么复杂,普通人根本就无法理清啊,还是交给专业的律师去处理比较保险吧!
有8位网友表示赞同!
我赞同这篇文章的观点,工程价款纠纷的诉讼时效确实需要根据具体情况来计算。建议大家遇到问题的时候及时咨询专业人士,不要自行判断。
有9位网友表示赞同!
文章提到的一些案例真的很常见!很多业主在建房过程中都会遇到工程款的问题, 为了保障自己的权益,一定要了解好诉讼时效的规定。
有14位网友表示赞同!
我个人的经验是,如果涉及到复杂的工程设计或材料选择,最好提前和承包商签订一份详细的合同,明确双方的责任和权利义务,这样在出现纠纷的时候也可以更方便地维权。
有13位网友表示赞同!
这篇文章写的太专业了,我不懂很多法律术语,还有没有简单易懂的解释呢?
有19位网友表示赞同!
我倒是觉得这篇文章写的不够全面,比如没有提到一些特殊的工程款争议案例,这些案例对于我们了解诉讼时效的起算更加有指导意义!
有16位网友表示赞同!
工程价款纠纷确实很常见,这篇文章提醒大家要注意及时处理,不要等到问题已经扩大化才来后悔啊!
有8位网友表示赞同!
感觉这篇文章偏向于站在承包商的角度来说事,对业主权益的保护不够充分!希望作者能够关注到这一点,多从业主的角度出发来进行讲解。
有19位网友表示赞同!
我之前遇到过一个类似的情况,就是由于不知道诉讼时效的问题导致错过了最佳的时间去维权,真是后悔至今! 希望大家都能认真阅读这篇文章,及时了解相关内容,做好风险防控!
有17位网友表示赞同!
文章写的不错,但是对于各种施工类型和工程质量问题的分析不够细致,希望以后能更全面地进行探讨。
有16位网友表示赞同!
我倒是建议在这篇文章的基础上,还可以添加一些具体的计算公式和司法案例,这样会更加直观易懂!
有12位网友表示赞同!
这篇文章让我对工程价款起算和诉讼时效有了全新的认识,感觉原来这些问题都这么复杂啊!
有13位网友表示赞同!
这个标题写的有点抽象,有些读者可能看不懂,建议用更接地气的方式来表达,比如“教你如何计算工程价款的诉讼时效”。
有12位网友表示赞同!
这篇文章虽然提供了很多有用信息,但是缺乏一些实际操作步骤和案例分析,如果能补充这些内容,相信会更加实用!
有14位网友表示赞同!
对于小白来说,阅读本文的过程中还是比较吃力,可以考虑用更通俗易懂的语言解释,并添加一些图文资料辅助理解。
有15位网友表示赞同!